1936年抗战前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形势图

1936年抗战前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形势图


发布日期: 2021-10-11 更新日期: 2021-11-30 浏览次数: 4801 编辑:xuzhiping

分类: 近现代地图 标签:

地图说明

地图来源

1936年抗战前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形势图来源于《中国现代史地图集1919-1949》,本地图的比例尺为1:15000000,主编为武月星,并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。

《中国现代史地图集》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中国历史,它是中国通史的一部分,主要是记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在马克思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指导下,进行反对帝国主义、封建主义、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历史。这段历史内容极为丰富,事件和问题既广又多。运用地图、文字说明和照片等相互结合的形式,准确地将其反映出来,是一项艰巨、复杂的大工程。

抗战前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形势

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,为巩固其统治,采取了一些发展经济的措施,如提高进口关税、统一币制和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,使社会经济在1927年至1937年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。这10年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,外国资本的大量输入,导致了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提高。据经济史学者丁世洵估计,1936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约306.12亿元,其中工业总产值106.89亿元;近代工业总产值33.19亿元,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0.8%。1936年手工业总产值约73.71亿元,其中工场手工业部分按40%计为29.48亿元,连同近代工业共62.67亿元,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0.5%。就是说,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水平已由1920年的10%左右增长为1936年的20%左右。单就工业说,资本主义生产已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8.6。工业生产的发展,如以1926年工业产品总值为100,1931年为134.4,1936年186.1,10年内增长了86.1%。战前中国煤炭、钢铁、电力、化学等工业都很落后,工业化发展程度很低。1936年全国虽有电厂460家,但发电容量总额不过631165千瓦,而且多处电厂只是民用供电。全国只有8家化铁厂,而在1933年调査时有3家已停闭,大规模的中国炼钢厂仅汉阳一家,然在战前久已停工,其他规模皆极小。基本化学工业数量很少,制酸厂只有7家。重工业基础脆弱,体系残缺不全,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甚微。据统计,1933年全国重工业品产量(或产值)如下:钢25000吨、铁606000吨、铜500吨、锌100吨、铁矿石2313000吨、锰矿石10000吨、煤28378000吨、石油91000吨、机器制造产值19341000元、酸类5000吨。

战前工业中较有发展的,只是纺织与面粉工业。1927年全国共有纱锭368.5万枚、织布机29788台,至1936年,纱锭数为554.63H万枚,增长50.5%,织布机数为52603台,增长76.6%。机制面粉这十年也有很大发展,1923年全国面粉每日生产能力仅22万包,到1933年达到了32.56万包,面粉工业的地位仅次于纺织工业。

总之,1927年至1937年间,中国的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。抗战前中国社会处于资本主义范围扩大时期或资本主义化时期,1936年更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峰。

相关地图

1914年-1919年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形势在线地图

1911年-1937年抗战前中国工人运动在线地图

1936年抗战前中国农业状况在线地图

1876年-1937年抗战前中国主要铁路在线地图

 

    请 登陆 后进行评论
评论列表 (0)

关注公众号
获取免费资源

地图评价
地图引用
地图叠加
登录 后,可进行在线叠加操作。
保存视图
用户地图数据
  • 全屏后可进行数据编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