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6年卢沟桥事变前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形势在线地图

1936年卢沟桥事变前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形势在线地图


发布日期: 2021-10-27 更新日期: 2021-11-30 浏览次数: 2712 编辑:xuzhiping

分类: 近现代地图 标签:

地图说明

地图来源

1936年卢沟桥事变前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形势在线地图来源于 《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》,本地图集是1995年武月星在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的地图集,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、中国地图出版社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合编的,本地图的比例尺为1:15000000。

该《图集》是海内外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史的综合型专题地图集。它系统地反映了1931年“九一八”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 无条件投降约14年历史中各阶段的军事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政区等方面的内容。

卢沟桥事变前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形势

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,为了巩固其统治,以筹措军费为名,通过增加税收,举借内外债,垄断金融及控制工矿、交通、商业,逐渐形成四大家族官僚资本。同时,为了摆脱财政危机,南京政府采取了—些发展经济的措施,使社会经济在1927年 至1937年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。据经济史学者丁世洵估计,1936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约306.12亿元,其中工业(包括矿业) 总产值106.89亿元;近代工业(包括全部矿业)总产值33.19亿元,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0.8%。就是说,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发展的 水平已由1920年的5%左右增为1936年的10%左右。1936年手工业总产值约73.71亿元,其中工场手工业部分 按40%计为29.48亿元,连同近代工业共62.67亿元,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0.5%。也就是说,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水平 已由1920年的10%左右增长为1936年的20%左右。单就工业说,资本主义生产已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8.6%。就是说,在工业总产值中,已有一半以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生产了,即超过了非资本主义经济。

抗战前全国性的工业调査,只进行过一次。1933年中国 经济统计研究所普査了17省的工业,除边陲各省和台湾、东北外,皆曾用统计方法详加调査。调査工厂2435家,未及调査的有600余家,总计全国工厂有3000家左右。1933年调查的数字,可以代表抗战前中国工业的概况。战前中国煤炭、钢铁、电力、化学等工业都很落后。1936年全国虽有电厂460家,但发电容量总额不过631165千瓦。全国只有8家化铁厂,而且在1933年调査时有3家已停闭。大规模的中国炼钢厂原仅汉阳一家,然在战前久已停工,其他规模皆极小。基本化学工业数量很小,制酸厂只有7家。重工业基础脆弱,体系残缺不全,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甚微。战前工业中较有发展的,只是纺织与面粉工业。1927年全国共有纱锭368.5万枚、布机29788台,至1936年,纱锭数为554.63H万枚,增长50.5%,布机数为52603台,增长76.6%。机制面粉这十年也有很大发展。1923年全国面粉 每日生产能力仅22万包,到1933年达到了32.56万包,面粉工业的地位仅次于纺织工业。总之,抗战前中国社会 处于资本主义范围扩大时期,1936年更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峰。

相关地图

1931年9月-1937年6月卢沟桥事变前形势在线地图

1936年卢沟桥事变前中国农业状况在线地图

1876年-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中国主要铁路在线地图

 

    请 登陆 后进行评论
评论列表 (0)

关注公众号
获取免费资源

地图评价
地图引用
地图叠加
登录 后,可进行在线叠加操作。
保存视图
用户地图数据
  • 全屏后可进行数据编辑